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2017年11月1日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一份报告《熟悉的面孔:儿童与青少年成长中遭遇的暴力》,报告指出,全球为数众多的儿童(甚至包括年龄低至一岁的婴幼儿)正在遭受暴力伤害,且施暴者往往是他们的养护人。
报告指出,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名15~19岁的青春期女童曾被强迫性交或发生其他形式的性行为。在遭受过性暴力的女童中,只有1%的人表示她们曾寻求专业帮助。在28个有相关数据统计的国家,以平均计,90%曾遭受强迫性行为的青春期女童表示,其遭遇的首次侵犯是熟人作案。此外,来自6个国家的数据显示,在学校、社会、家庭等领域,儿童遭受性侵的情况不容乐观。
儿童性侵,一个沉重却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德国女刑警的忠告 玛努爱拉•迪罗尔夫是一名德国刑警,从事儿童性侵的刑事侦查多年,同时她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儿童性侵预防。
她的研究发现,大约高达80%的性侵案件中,犯案人为孩子身边的熟人和亲友。孩子们应该清楚了解,别人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(性侵有多种行为方式)。他们应该学着训练和相信自己的直觉,万一这样的事落在他们头上,他们应该如何成功应对和防卫。
孩子父母以及幼儿园、小学老师在讨论这些敏感话题时,面临着许多困惑,如何正确地回答孩子关于性侵的问题。孩子们爱问为什么,父母则常常害怕孩子不能承受真相,或是羞于解释,让孩子们不能根知。这让爱自由想像的孩子增加了许多无谓的担心和害怕。
在这个视频中,玛努爱拉•迪罗尔夫女士给出了利落而大方的解释。
2017年8月,南京南站候车室,一名年轻男子把一名小女孩抱坐在腿上,伸手到小女孩衣服里,当众摸其胸部。小女孩表情麻木,旁边的同行者也没有制止。
经警方调查,同行的两名成年人为该名男子的父母,女童为男子父母的养女。 随后,南京铁路警方依据查证事实,以涉嫌“猥亵儿童罪”对这名男子依法刑事拘留,对其父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。
性侵幼女案被曝光之后,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,犯案人的罪行令人发指,而同行者的冷漠同样让人不寒而栗。然而,这只是一起偶然事件吗?
当然不是。
“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”曾发布数据:2016年全年,仅仅是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(14岁以下)案例,就有433起,平均每天曝光1.21起。这个数据,近年来居高不下。
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,2013~2016年,全国法院审结的性侵儿童案件量就达到10782起。换算下来,平均每天审结的案件就超过7件;也就是说,至少每天有超过7名儿童被伤害。
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,大量的案件因受害人没有报案而隐蔽着,性侵害案件,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,其“隐案比例”达到1:7——有7起案件,才有1起进入司法。在罪恶的冰山之下,还有多少隐匿的伤害,我们不得而知!
令人惊愕的一个事实是,侵犯儿童的大多数是身边的熟人,他们常常是:老师、邻居、亲属……他们利用比较熟悉的关系,通过“没关系,不疼”“这是我们的秘密”等欺骗、恐吓手段,将魔爪伸向未成年人。
哪些行为属于性侵? 父母可以利用媒体报道的新闻案例,教孩子辨别性伤害行为。
以下行为均属于性侵犯行为:
1、把孩子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,叫孩子脱下衣服或裤子,摸孩子的胸部或生殖器部位。 2、让孩子摸他的身体的某个地方(胸部、生殖器),或者让孩子看他的裸体或者隐私部位。 3、用他身体的某个部位(生殖器或者嘴巴)接触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,在公交车、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摸孩子身体隐私部位。 家长、学校应该怎么做? 性教育再也不是不能拿掉的遮羞布,传统的性观念迫切需要突破。 面对性侵,我们整理了家长的“不该做”与“应该做”: 不该做:有些家长在孩子被侵犯之后,选择对孩子施以武力,觉得这样的事情“很丢人”,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自卑,更加恐惧。 应该做:安抚孩子情绪,告诉孩子这完全不是你的错,而是坏人的错。 被性侵并不丢人,并不可耻,传统的性观念亟需突破。孩子的成长需要关爱。 不该做:性侵事件之后选择沉默。 应该做:报警;留存证据;去医院为孩子检查身体。 性教育不可怕!不猥琐!不是难以启齿的事!沉默助长了施暴者的恶略行为,更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,走出阴影。 在这里,提供给大家两个重要的电话号码:一个是110;一个是妇女儿童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。 您的一个电话,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! 这些要点, 家长务必告诉孩子! 作为家长,在家庭教育中不应避讳与孩子谈到“性”的问题。 对性侵的防范教育,越早开始越好。 1、必须让孩子知道,周围存在着可能侵犯她的坏人,要保持警惕。当侵犯行为发生时,必须立刻拒绝,或寻求帮助。 2、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,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,都要断然拒绝。 3、让孩子知道身体某些部位别人不可随意触碰,如:胸部、两腿之间的私处、臀部等。 4、要孩子学习分辨不同形式的触摸,如:可以摸头、肩膀,不可以摸两腿之间的私处。 5、对于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,孩子要勇敢说“不”。 6、如果被性伤害,要做三件事情:立即告诉爸爸妈妈、报警、到医 院检查身体情况。
如何保护孩子?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?如何寻求司法求助?
家长可以关注《不!我不愿意!》这本书。书中更加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应对儿童性侵,如何做好防护,如何保护孩子不受伤害!
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的关注与保护, 为孩子成长筑起铜墙铁壁, 我们责无旁贷。
《不!我不愿意!》 作 者:[德]玛努爱拉﹒迪罗尔夫;巩震 译;李茜 译校
出版: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
ISBN :978-7-5130-4830-9
定 价:38元 |